咨询热线:400-960-1828
上海隆缔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金良艺展——书法
2016-02-23 09:00:10   来源:晒墨宝微信平台   评论:0 点击:

韩天衡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陆金良,字玉缘,一九六三年生於上海。从事艺术类教学。先后师承:程爱珍先生 (绘画)、范存礼

 

 

 

 

 

 

 

韩天衡

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

西泠印社副社长

 

 


 

 

 

 

金良,字玉缘,一九六三年生於上海。从事艺术类教学。先后师承:程爱珍先生 (绘画)、范存礼先生 (雕塑)、楼鉴明先生 (书法)、韩天衡先生 (篆刻)。毕业於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艺术系。擅书画金石设计;好琴棋茶艺香道。现为中国茶叶学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复旦大学华商研究中心海派文化艺术总监

 

 

 

感恩在先

我自幼喜欢涂鸦,数年走来,虽不精能,方悟艺道: 学艺先做人,画中有诗画外功,自远心源求真我。转眼天命之年,深知感恩在先。

感恩父母教诲:  做人靠自己,别人的帮助要牢记在心,一有机会马上回报。

感恩家人理解:  有限的空间,还把资料储存乱叠如山,侵占睡床充当画桌黎明相伴。

感恩老师栽培:  受您们的启蒙,无私的关爱,让我掌握了多门技艺,有了生存施展的空间。

感恩挚友鼎力:  每一次的事业创业或生活遇到难事,您们都会主动伸出援手,雪中送炭。

感恩学生无畏:  对艺术的诠释,勇敢的一次一次新尝试,不断刺激丰富了老师的灵感。

感恩同行进取: 有了切磋和交流,各自取长补短,弃同求异,彼此的艺术更有所提升。

感恩书籍护符:  默默地随身守候,供我能量,弥补我心灵的需求,知识的短缺。

感恩时代机遇:  时逢互联网的年代,又经历多难的岁月,更珍惜当下来自的多么不易。

感恩自然给予:  动用了地球的资源,就应该留点东西出来,是金子一定会发光。

感恩、感激、感叹!假如人生再多几个天命之年,我义无反顾,依旧——感恩在先。

 


 

 

我所认识的金良

 

不是艺术家,却能因此而结识艺术的爱好者,并且多年参与上海九老的聚会,看着他们一起作画时的忘龄、默契和寄情;

 

不是书法家,却能每年都收到新笔、钩金的红纸、一得阁的墨汁,在旧历新年除夕,正心诚意地写下对自己、家人和及世界的期望、祝福;

 

不是雕刻家,却能逐步分辨木刻、竹刻、石刻、陶刻的差异,甚至能以古朴高雅的紫砂壶送与国内外友人,除了感受、传播对茶道的爱好,那铿然有力、犀利含蓄的刀法,增添了把玩的情趣;

 

不是品牌创作者,却能在管理与化工、佛法与中医之外,大胆的加入生态与和谐的元素,在产品造型、过程转换中,重新审视可持续性的设计;

 

这, 都是因为结识了金良;

 

一个从传统中走来,坚守琴棋书画的扎实功夫,而又满怀好奇以欣喜的态度接受新知的实践家;

 

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毫不畏缩地创业,而又不放弃传统并以教育下一代为己任的社会企业家;

 

金良, 既是我的益友、伙伴,也是我思想的磨砺、创意的启发。

 

 

程一恒

罗马俱乐部10倍级会员

上海同济大学中芬中心生态创新研究室主任

 

 

 


 

 

 

 

金重光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

 

 

 


 

 

 

 

 

水龙吟·乙未季秋题陆金良兄艺术作品展

 

        学仙蓬岛功成,神乎其技心何壮。抽毫溯晋,奏刀窥汉,两般堪赏。破壁痴猊,越林狂骥,淋漓酣畅。更春花灼灼,秋云袅袅,人都见,风流样。 

        寸尺经营苍莽。照襟怀、月明星朗。庖丁游刃,郢工风斧,也闻遗响。铁划回环,银钩连缀,逸情遒上。看登峰海涘,一声长啸,迓连天浪。 

                                              

 

庞坚

华师大出版社项目部主任

中华诗词研究院专家

 

 

 


 

 

 

 

 

篆书:大  60X60cm

 

 

篆书:寿  君子万年  60X120cm

 

 


篆书:乐  60X60cm

 

 

 

五体书法:美国学校校训  60X120cmX5    

 

 

 

篆隶 :古意  60X120cm 

行草:观云 60X120cm 

 

 

 

 篆隶:日有喜   60X120cm

 篆隶:金石寿   30X120cm

 

 

 

 

篆书:厚德载物 120X60cm


 

 

 

篆隶:喜气盈门 60X60cm

 

 

 

篆隶:金紫良玉  60X60cm

 

 

 


篆书:江山如此多娇  风景这边独好 40X180cmX2

 

 

 

 

 

 

 

 

 

 

 

 

 

 

 

行书:赤壁怀古  60X120cmX5

 

 

行楷:心经    30X30cm

 

 


 

 

 

 

落笔风雨有新意

 

 科班出生的陆金良学的是设计包装,却没有拘泥于此,他师承了金石大家韩天衡先生,研攻金石书画。

 陆金良的篆刻很有其师韩天衡先生“奇中见平,动中寓静”的风味,笔法、墨法、章法、刀法步步到位,刀刀在理,尤其是鸟篆文,曲折迂回妙趣横生。鸟篆文由鸟之首尾组成,刻印时又添加虫、鱼部首,有的也可笔中不见鸟虫之形,但表现手法与鸟虫文如出一辙。陆金良刻的鸟篆文《长乐》可见一斑,“长”字第二笔我们能见鸟首鸟尾之形,“乐”字中间,我们也可以见到凤首凤尾之图案。《安康》两字下竖笔画有十划,可在金良笔下不见雷同,疏密得当,变幻多姿,读来既有鸟虫味,又不失朱文之意,十分轻松。

 更可贵的是陆金良不但学师之形,更学其师之神。韩天衡先生常说:“刻章当常变常新,生命才能常青。”陆金良遵师训,在鸟篆文的基础上,他又添加了梅花、灵芝、如意等吉祥植物,使印文的艺术境界更有趣味和内涵。他的鸟篆文《如意》便很有韵味。“如”字线条上,他添加了灵芝云纹等元素,鲜活灵巧,给人慈善祥云,吉祥如意之温馨,“意”字上部刻有一颗倒着的心,下半部刻有一朵纯洁的梅花,虽都是象形,但让人体味到“心到人更纯,人纯社会更美好”的社会价值观。形神交合,天衣无缝,这岂不是艺术创作求新的开端吗?

 我曾读过他的文人水墨画,野趣而不失文静,我也把玩过他自书、自画、自刻、自拓的金良壶,简明素雅又不失大气。而今,我又欣赏了他别出意态放逸休的书法,令人称之为美。一幅行书《大江东去》,读来温文又有气势。五张四尺整张篇幅,横势走向,字体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略显古意。再仔细读来,字里行间无不透出魏晋、唐宋碑帖墨迹融入之味,笔划粗细长短、结体虚实大小,配合和谐,无一不留古人旧迹,但这些字体经他神解之后又别具一格。书法、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心头,不禁激起千层浪,感曰:“引古人而发现代,极为难得”。

 纵观当今书法,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为书家特多,能书则是家;二为急于求成,随心而涂,羽毛未丰,便匆匆亮相,最后成了欲速者则不达之书家。而陆金良则不然,他从传统书法着手,正草隶篆行无不涉及,从一点一笔,逆入平出开始,最后再从传统中走出来。陆金良常说:“书法要遵循传统,更要注入新的元素,否则,中国书坛上只要一个王羲之够矣”。

 陆金良学习书法十分刻苦,他若遇上好帖,便一临数年,有时一个晚上竟临书多遍,每每比较,自找毛病。有时出游西安、敦煌见壁间题诗,他除了吟哦之外,便拿出纸笔,依样画葫般加深记意。由于学书执着,陆金良的书法得到了新加坡企业家符中正先生的慧眼识宝,请他为美国学校用毛笔书写中英文拼音字体题上“爱心”“责任”“公正”“尊重”“诚实”五彩条幅张挂在学校醒目之处,以作校训,无论是笔韵还是章法既美又雅。

 人道是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的独特感受,陆金良体味到了,他也这么做了,这就是魅力。

 

 

此篇文章2015年新民晚报刋登

 

 

王晓君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海派文化》常务副主编

 

 

 


 

 

 

相关热词搜索:艺展 书法 金良

上一篇:印钟肖形敢独造——谈沈鼎雍的篆刻创新
下一篇:別開新境引領時代——韓天衡篆刻藝術簡論

收藏   分享到:
佳作展播
  • 李白《渡荆门送别》
    胡雨慰 李白《渡荆门送别》
  • 终南山
    郑诗源 终南山
  • 古诗一首
    胡恒升 古诗一首
  • 山居秋瞑
    杨景森 山居秋瞑
  • 观云老树边
    施哲楷 观云老树边
  • 春夜喜雨
    顾浩一 春夜喜雨
  • 乐游原
    林璐辉 乐游原
  • 王维诗山居秋暝
    纪智宇 王维诗山居秋暝
  • 杜甫.春夜喜雨
    胡滔 杜甫.春夜喜雨
  • 题破山寺后禅院
    陶亦成 题破山寺后禅院
Copyright (C) 2014-2020 版权所有 上海隆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11714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