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0-1828
上海隆缔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首页 > 作品 > 浦东乡愁 >

灯塔
2017-05-05 11:52:58   评论:0 点击:

上一张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如今的高东镇是由原高东与杨园两镇合并而成的。杨园镇的前身叫杨园乡和杨园人民公社,共有16个生产大队,其中14个生产大队都有一个进步响亮的名字:上游、踊跃、竞赛、先锋、金光、光芒、革新、倡议、同协、大同、新光、东风(后改为东民)、共新(后改为永新)、大丰(后改为殷村)。这些名字昭示着当年的时代特征。唯有徐路是地域名,灯塔是地标名。
  灯塔大队靠近长江边,北至黄家湾,南至庙车路,有6个生产队。在灯塔二队的外侧,解放前就建有灯塔。在七十年代前,人们还能在涂滩上看到第一座灯塔的混凝土塔基。之后,慢慢地被泥沙覆盖了。
  五十年代,在人民塘外的二号圩内建了第二座灯塔。那时候灯塔用的是蓄电池,航标工人会定期来更换。
  八十年代在加高加宽后的人民塘上建了第三座灯塔,从旁边空四军的雷达连接上交流电闪烁。
我的老屋在第三座灯塔的西侧。八十年代,我经常出差,每当我坐客轮离沪或者返沪,在船舷旁只要看见灯塔就仿佛看到了家。
  在八十年代前,灯塔大队的人在杨园地区常被叫做带有歧视色彩的“江北人”,因为灯塔大队的大部分人是江苏海门、启东一带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移民。我曾指责他们缺乏地理知识,我们充其量是“江东人”。就像洋泾地区的人把黄浦区称为浦西,把杨浦区叫做江北。因为黄浦江在陆家嘴拐了个弯。
  灯塔人给本地人的印象是团结、骁勇、勤劳、肯吃苦、灯塔人的确很团结,一旦遇到一个灯塔人被欺负,在旁的其他灯塔人就会群起反击,甚至有点不计后果。我的手臂并不粗壮,但我当兵时扔手榴弹能达到45米远。因为小时候徐路一带的少年喜欢隔河叫我们“江北人”,我和小伙伴们就会就地取材,立即用泥块、碎砖、碎瓦片回敬他们。
  灯塔人讲义气,谁家有事,就会主动过来义务帮忙。灯塔的民风也会纯朴,夏天晚上都是开着门窗睡觉的。自留地里的瓜果也没人偷摘。
  灯塔人很勤劳,除了垦荒种地外就是捕鱼捞虾。因为穷,所以大家都很努力。七十年代后期始,鳗鱼苗在国际市场上走俏,灯塔人纷纷去捕捞、收购、贩卖。一次,一个人捞到了一头死猪,发现白色的鳗鱼苗像蛆一样钻在死猪身上,竟有4千多条,卖到了2万多元钱。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当然,也有人因为捕捞鳗鱼苗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解放后,灯塔大队为祖国输送了50多个兵员,有5人参加了抗美援朝,有2人参加过抗美援越,还有一人在军事训练中为掩护战友而光荣牺牲,被授于革命烈士称号。有2人在部队提干。灯塔大队出去的兵员大多数入党,像我那批73年兵中,灯塔大队出去4人,3人入党,2人荣立三等功。这主要是灯塔人能吃苦,因为我们当的是野战军,许多人吃不了那份苦。
  过去,灯塔人的婚姻大多数是“自供自给”,外嫁的不多,嫁入的本地人媳妇更少。有些男青年从祖籍地娶当时还不叫外来妹的外来妹为妻。
  光阴荏苒,时间可以改变一切。灯塔村拆迁了,大部分灯塔人住进了新村,与本地人彻底融合了。年青的本地人已无排斥灯塔人的心态,年青的灯塔人早已在心底里把自己当成了浦东人。正可谓:“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先后矗立了七十年之久的三座灯塔已无踪影。为此,我心潮翻滚,夜不能寐。我祭奠灯塔,因为我对灯塔的消失终究是不舍与惆怅的。那塔,曾经托起灯座;那灯,曾经屹立塔顶。一副古道热肠,为航船指点迷津。忠于职守,坚守岗位:风霜雷电不退半步,冬去春来一往情深。朝江海闪烁,向夜空致敬,间歇的热烈是恒久的温馨……卫星导航的普及,冷却了灯塔炽热的生命。我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觉,随着时光消失的不只是灯塔的身影,还有我缕缕的乡愁。灯塔呵,你功成身退但精神长存!随着灯塔消失的还有灯塔大队及后来叫做灯塔村的建制。留下的,只有深深的回忆与淡淡的乡愁。
相关图集
Copyright (C) 2014-2020 版权所有 上海隆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11714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