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0-1828
上海隆缔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首页 > 作品 > 浦东乡愁 >

露天电影
2017-05-24 20:36:17   评论:0 点击:

上一张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前些日子,祖孙三代看了一场4D电影。对于只见识过露天电影的老人来说,这场景让人恍如隔世。
  这使我不由得想起四十年前在浦东乡下看露天电影的场景来了。
  那个年代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穷得叮当响,文化生活更是极其单调,每回生产队里轮到放电影就会像过节一般。太阳还没落下树梢儿,孩子们就欢天喜地的把自家的凳子、椅子挤在打谷场中央占据着有利位子。银幕竖了起来,喇叭挂了起来,革命现代京剧响了起来。顽皮的孩子们在场地上又追又闹,像一群没了管束的小猴儿;姑娘们则穿得簇新,结伴成一个个小群体,交头接耳说着她们的悄悄话;偶尔会有胆大的小伙子闯入,打情骂俏几句,多半会让姑娘们又打又骂撵出来。中年妇女永远是最辛苦的群体,她们纳着鞋底,打着毛线,大腿上还坐着一个耷头耷脑的小孩儿,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家长里短,针头线脑。影片开场前,定会有几个火爆性子的野男孩儿为了争地盘儿,像非洲草原上的公牛捉对儿掐着。后援们在一边起哄,怂恿双方继续掐着,活像正式演出前用来调节气氛的小丑一般。
  直到放映员宣布开始,一切就会归于平静。
  放映电影既是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是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电影开始前先要插映一大把花花绿绿的幻灯片,然后播映新闻纪录片,接下来才是正片。正片大多是革命现代京剧,象《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之类,也有《英雄儿女》、《地雷战》、《地道战》之类的战争片。这些电影总是让人百看不厌。
  观看露天电影最让人窝火的是断电。有时电影情节正紧张之时,打谷场上啪的一声顿时一团漆黑。观众骚动起来,人群中传来小孩的哭闹声和大人呵斥声,划火柴点烟的光亮星星点点。生产队电工跑来跑去急得满头大汗,因为几百双眼睛正盯着他。老队长扯着嗓门儿喊道,“谁有自行车啊——快去大队部问问是怎么回事儿——”。跑片儿到了,带来消息,说是上面临时拉电,场地上几百号人轰的一下像开了锅。有男人在人群中不干不净骂着。
  天公不作美也让人闹心。电影刚开头,放映机前方的光束里打上了雨丝儿,有一个冬季的夜晚还飘起了雪片儿。如果只是毛毛雨,放映员会在机器上方打上一把雨伞,继续放映。但电影场上观众的队型开始变了。那些扛不住冷雨的人打着喷嚏从人群中撤出来——打谷场周围的屋檐下、树枝中、竹林里……凡是能暂时避雨的地方,人越挤越多。场地中央那些“霸道”的观众一下变成了蔫头耷脑的“难民”。只见他们有的几个人挤在一把漏着雨水的油布伞下,有的用自己的外衣或不知哪儿拣来的脏兮兮的塑料布顶在头上,更绝的要数那些顽皮的孩子们,摘来南瓜叶倒扣在自己的小脑袋上。不过老天还有更不地道的时候,就是下雷雨、划金线儿。打谷场上顿时象拉响了空袭警报,一下子空无一人。
  奇怪的是,当时信息很闭塞,惟独放电影的小道消息传得特别快。不要说本公社哪里放电影,就是十几里地以外邻近公社放电影的消息也能传到。于是收工后年轻人早早吃了晚饭,象赶集一样,一路上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地结伴远行去看电影。回家的路上笑料特别多。谁被挤得跌进了打谷场旁边的猪粪堆儿,搞得浑身臭气熏天,于是大家一起乐;谁一不小心踩到了大姑娘簇新的布鞋上,被骂成臭流氓,于是大家还是乐;更可乐的是那些白跑了十几里地没看上电影摸黑回家的人,进村就有人问:今天放的是啥电影,这么早就回家了?“白跑英雄回家乡——”,打道回府的人齐声答道。于是大家更乐了。
相关图集
Copyright (C) 2014-2020 版权所有 上海隆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11714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