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韩天衡学艺七十年感怀:我有点对不起孔夫子
2015-06-09 16:25:44 评论:0 点击:

韩天衡篆刻作品《放胆》
今天上午,“不逾矩不——韩天衡学艺70年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回忆70年学艺路,76岁的韩天衡感慨万千。
展览 共展出韩天衡字、画、印三类各70件套作品。韩天衡笑道:“上海人说不管三七廿一,我这是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他透露,最近十多年生了几场大病,在“鬼门 关”前转了一圈又被拉了回来。过去讲课,讲一会儿就累得不行,得到边上去休息。去年11月做了心脏手术,精神又回来了,还给这次展览创作了4米见方的大字 两幅。
为什么展览的名称叫“不逾矩不”?韩天衡说:“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有点对不起孔夫子,在‘不逾矩’后面再加 了个‘不’字。从事艺术的人,既要不逾矩,又要逾矩。规矩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世界要真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那就不是世界了。变是世界的本质,不变是 暂时的现象。所以我们搞艺术的人,既要守规矩,又不要被规矩束缚。我们要在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律上,再跨出一步或半步来,艺术的希望也在这一步和半步 上。我七十年来,写字,画画,刻印以及对印学的探讨,领悟到要不断地前行,不要作茧自缚,让自己的封闭起来。要不自薄,要不自恋,又要不断地前进。‘不逾 矩’后面的‘不’字对我来说很重要。”
与该展览同时的举办还有“百乐雅集——韩天衡师生第十届书画印展”。韩天衡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收徒教学,如今他的入室弟子已有二百四十多人,遍及海内外。
韩天衡说起自己坚持义务收徒的原因,感慨道:“我最早的老师郑竹友现在人们知之甚少,是古画造假的高手,新中国后被聘故宫专司修复古画。我这辈子最幸运 的就是遇到郑竹友、方介堪、陆维钊、方去疾、谢稚柳,此外陆俨少、程十发、李可染、周昌谷等,都是对我非常厚爱的师辈。早年家贫,父亲产业被日本鬼子炸 了,老师非但义务教我,还送我毛笔、刻刀、纸张、砚台等。我现在有些小成绩,首先要感谢这些老师。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回报这些恩师,所以只能用义务教学生 来回报他们。这些学生有了成绩,我非常欣慰,感到对得起我的老师了。”
作者:林明杰 来源:新民晚报
相关信息
- 【东瀛汉风行·特稿】一期一会,花之道感悟生命之美(下)--启赋游记(Day5②)
- 【东瀛汉风行·特稿】绿意萦绕三千院,静谧之处最难得--启赋游记(Day5③)
- 【东瀛汉风行·特稿】和洋之风博物馆,作品亮相欢迎会--启赋游记(Day5④)
- 【东瀛汉风行·特稿】似近而远九九曲,步步登高鞍马寺--启赋游记(Day6①)
- 【东瀛汉风行·特稿】一缕幽香飘散去,一片冰心苏醒来--启赋游记(Day6②)
- 【东瀛汉风行·特稿】忍者文化执着顽强,亲历制陶积淀涵养--启赋游记(Day7)
- 【东瀛汉风行·特稿】东大寺亲近神鹿,墨运堂参观制墨--启赋游记(Day8)
- 【东瀛汉风行·特稿】愿得佚女越凡尘,墨韵书香始静娴--东瀛汉风行成员吴佚越书缘小记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8月刊专题报道“大家·韩天衡”
- 【东瀛汉风行·特稿】一期一会,花之道感悟生命之美(上)--启赋游记(Day5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