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汉风行·特稿】和、敬、清、寂,以心传心的茶之心--启赋游记(Day3①)
2015-08-13 15:25:52 评论:0 点击:
清晨,“故乡”外的小河用她那淅淅沥沥的水声把我唤醒,我带着相机独自出来转了转。因为头天晚上住下的时候天色已晚,又有些疲惫,甚至没有好好看清“故乡”的样貌。而此时眼前的景色,正完美地诠释着我对日本最初的印象。
天气非常好,远处似有薄纱般的雾霭萦绕山间,葱郁的植物霸道地滋润着我的双眼,清润的风拂动我的头发,带点潮湿和微香的空气令人分外愉悦。河里竟然还有只野鸭,我举起相机的时候它正一头扎进水里捕鱼。
早餐后的修学行程非常紧凑,也很充实,加之一路均有美食的陪伴,更加值得回味。
此刻,我迫不及待想要把我们的茶道课程最先分享出来。因为对于爱喝茶也非常喜欢和果子的我来说,这是一场从身体到心灵的洗礼。
老师一亮相,就有小时候看日本动漫里类似于说书艺人的即视感有木有,大家很快就被带入了状态。其实茶道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严谨讲究的艺术。上课前,我和家人也都很认真地研读了晒墨宝为我们准备的辅助读本上的内容。已经对茶道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历史有了很系统的了解。
首先,老师给大家讲解茶道中的抹茶,你们猜第一步要教的是什么?
对咯,喝茶前要吃和果子!连吃点心都很讲究呢!因为接下来要饮用抹茶,所以一般配生果子。吃完渴了就可以开始喝茶啦。
吃之前要先和旁边的人说:我先享用了。然后才可以开始取点心。
这个漂亮的绿绿的和果子名叫“夏(鲇)”。外面是透明的果冻,寓意着河水,里面绿油油的馅代表着夏天的鲇鱼(其实就是豆沙哦),还可以看见上面点缀了一颗赤豆。甚是可爱。老师告诉大家,绿色的部分由白豆和植物的汁液做出,都是非常天然的。
和果子需要用黑文字(有点像筷子的竹签)夹到怀纸上。所谓怀纸,是折叠起来放在和服的怀中随身携带的两折的和纸,换盘子的时候或喝完茶擦茶碗的口印的时候使用。还可以用来抄写诗歌、包点心等。
开吃!用手托着点心拿起来,用杨枝(小竹片)切成四块,然后一口一口的吃掉。切口需要干净利落,大小适合一口食用。爽快地吃完,再准备喝茶才是上道的客人哦!
老师开始演示如何饮用抹茶。茶粉调膏、点茶的过程非常美妙,碗中搅拌出细腻浓厚的绿色泡沫。难怪唐代诗人卢仝[tóng]对抹茶有这样的赞美诗句: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我们都开始自己操作了,老师亲自过来指导,好紧张!
看看我的手艺,怎么样,还不错吧!
老师示范如何喝抹茶,一碗茶要约三口半喝完。最后半口,要像日本人吃拉面一样苏噜一声喝完。这是在告诉主人,茶很美味,我已经享用完毕。
接下来老师为我们讲解如何喝煎茶。老师说,这种茶的杀青是采用蒸的方式。茶叶本身也很讲究。
煎茶的杯子可比抹茶的茶碗迷你多了,饮用前后的礼节也有很严格的要求。
看!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位黑裙姑娘做得多么到位!感觉经过训练后整个人都会变得更加优雅起来!
咱们小朋友学得多么专注,小大人一般一本正经端茶的样子,简直可爱极了!
精彩的茶道课程结束了,在甜点与香茗的滋润下,身体的五脏六腑被涤荡得妥帖舒畅。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日本亦得到了很系统的发展。学习的过程中,我始终记得老师反复强调的那句话:“茶道注重的是内涵,要有心,始终怀有一颗感恩以及让别人方便的心。”在严格的礼仪规范之间,身体记住了,心也记住了!记住了自然而然的韵律,也就记住了悠然自得的安静。
相关信息
- 【东瀛汉风行·特稿】一期一会,花之道感悟生命之美(下)--启赋游记(Day5②)
- 【东瀛汉风行·特稿】绿意萦绕三千院,静谧之处最难得--启赋游记(Day5③)
- 【东瀛汉风行·特稿】和洋之风博物馆,作品亮相欢迎会--启赋游记(Day5④)
- 【东瀛汉风行·特稿】似近而远九九曲,步步登高鞍马寺--启赋游记(Day6①)
- 【东瀛汉风行·特稿】一缕幽香飘散去,一片冰心苏醒来--启赋游记(Day6②)
- 【东瀛汉风行·特稿】忍者文化执着顽强,亲历制陶积淀涵养--启赋游记(Day7)
- 【东瀛汉风行·特稿】东大寺亲近神鹿,墨运堂参观制墨--启赋游记(Day8)
- 【东瀛汉风行·特稿】愿得佚女越凡尘,墨韵书香始静娴--东瀛汉风行成员吴佚越书缘小记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8月刊专题报道“大家·韩天衡”
- 【东瀛汉风行·特稿】一期一会,花之道感悟生命之美(上)--启赋游记(Day5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