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汉风行·特稿】书法养心勤为径,学无止境伴终生--启赋游记(Day4②)
2015-08-13 15:48:42 评论:0 点击:
8月4日下午的书法课,是由艺术大师韩天衡老师亲自讲授!
第一次听这么顶级的艺术家讲课,大家都正襟危坐,甚至还有点紧张。
韩老师却一点架子也没有,他打趣地说,自己也是第一次给这么小的孩子上公开课,在此之前都是给孩子们的老师上课。韩老师的平易近人,一下子消除了孩子们的紧张感。
韩老师语录(一):有艺术性地写字才叫书法。
韩老师谈起了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韩老师认为,所谓书法,简言之就是有艺术性地写字。说到拿笔的方法,韩老师讲得深入浅出。为了让孩子们都能听得明白透彻,他在小黑板上画了图来帮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
老师说,不管单钩还是双钩,一定要用三个点控制住笔。(单钩:书法术语。执笔法指法名称。以食指钩笔管与拇指形成钳制状,余指皆垫于笔管后方。因只以一食指主钩,故称“单钩”。与“双钩”相对。)黑板上的圆是毛笔的横切面,三个箭头是手指与笔的接触点。
韩老师语录(二):写字要避免柳叶字——两头尖。
韩老师指出,书写出来的线条应当平直、均匀、有力,要避免枯燥僵硬、肥肿软弱和两头尖细。他在黑板上画了柳叶的形状,告诫大家写字的时候一定不能写成这样两头尖尖。
韩老师语录(三):理解和掌握是两码事。
韩老师语录(四):大脑对腰、肩、臂、手腕、关节、手指的支配度,都需要有时间来锻炼。
韩老师语录(五):每天专心练习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够了,主要是用心。写字不是负担,书法不要墨守成规。
以上几条,都是韩老师在长期练习中的体会。因为涉及的内容非常细致,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聚精会神,听得格外认真。
韩老师语录(六):学无止境。
我们都学过一句话,叫“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是古人提醒我们学无止境的经典警句。韩老师笑谈,自己也是在68岁的时候,才突然悟出王羲之运笔的诀窍。
老师毫无保留地把这个书法技巧告诉了我们,即为“用笔藏锋”。而用笔藏锋有两个方法,即180°回锋和90°转锋。
大师如此精彩的讲授,旁边的爸爸也入迷了。不管那么多了,先自己也来试一试。
到了练习的时间,有点基础的孩子立即铺开纸写了起来,不会写字的小孩子立刻围到旁边,看的也相当用心。
不会写毛笔的我此刻格外羡慕她们!能够得到韩老师的指导和讲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韩回之、傅巍两位助教老师分别给小朋友们进行一对一指导,大家学得劲头十足。
妹妹年幼,握笔不稳,哥哥妈妈都来帮忙。
书法课程结束后,韩天衡老师又为大家讲解篆刻知识,并现场刻印边款一枚:“京都行,好开心”。
“爷爷!您今天辛苦了,给您尝尝我最爱的零食!”可爱的小姑娘在课后来到韩老师身边,把自己最爱吃的零食与韩爷爷一起分享,温馨的一幕令在场的所有人为之感动。韩老师谦逊地说,能让孩子们学得这么开心,这是对我最大的犒赏呢!
晚餐后,大家每人得到了一把空白扇子,大家可以在扇面上进行书法创作。这可是白天韩老师布置的作业呢,一定得好好写!
看看我们的成果!这是大家合力写出的作品“东瀛汉风行”。
这一刻,我从未如此强烈地渴望去亲近书法这门艺术。作为我国最传统的艺术之一,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韩天衡老师亲授书法课,更见其艺术的精髓。那一夜的梦中,有一条墨龙,盘踞于苍穹之上,飞舞于银河之间……
相关信息
- 【东瀛汉风行·特稿】一期一会,花之道感悟生命之美(下)--启赋游记(Day5②)
- 【东瀛汉风行·特稿】绿意萦绕三千院,静谧之处最难得--启赋游记(Day5③)
- 【东瀛汉风行·特稿】和洋之风博物馆,作品亮相欢迎会--启赋游记(Day5④)
- 【东瀛汉风行·特稿】似近而远九九曲,步步登高鞍马寺--启赋游记(Day6①)
- 【东瀛汉风行·特稿】一缕幽香飘散去,一片冰心苏醒来--启赋游记(Day6②)
- 【东瀛汉风行·特稿】忍者文化执着顽强,亲历制陶积淀涵养--启赋游记(Day7)
- 【东瀛汉风行·特稿】东大寺亲近神鹿,墨运堂参观制墨--启赋游记(Day8)
- 【东瀛汉风行·特稿】愿得佚女越凡尘,墨韵书香始静娴--东瀛汉风行成员吴佚越书缘小记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8月刊专题报道“大家·韩天衡”
- 【东瀛汉风行·特稿】一期一会,花之道感悟生命之美(上)--启赋游记(Day5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