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0-1828
上海隆缔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首页 > 作品 > 浦东乡愁 >

南横港,我永远的故乡
2017-05-31 13:49:06   评论:0 点击:

上一张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有人说,故乡是一壶酒,越陈越香。但我的故乡南横港,为支援临港建设,十年前就拆迁了。从郭家店到高架路,一条横港河,竟变成了一条整齐宽阔的柏油路。南横港,您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还记得解放初期的南横港,一派江南水乡的韵味。清清的横港河,映托着半里多长的街道。坐西面东、临河而建的一埭平房,居住着几十家和睦相处的邻居。北段林家理发店东,有一顶木桥。这木桥,两面低,中间略高。桥面宽约两米,有108块厚5厘米、宽15厘米的木材钉成。桥的北侧有“╳”字形栏杆。
  一条河,一顶桥,一道街,就成了我们小伙伴童年时代的乐园。
  夏天,我们在河里追逐游戏。我们在桥脚边捉河虾,我们在水桥边摸螺蛳,我们在河浜边挖河蚌。我们每天看着绍兴来的船工驶着狭长而两头高翘的绍兴船,装满货物,早从北窑出,夜从大团归。矮壮结实的“初一”总是弯着腰拉纤,身高瘦长的“月半”总在后艄摇船。而拉纤的“初一”上桥甩纤板特别精熟,拢三把纤绳,右手向外抛出纤板,左手向里一收,纤板就落到了右手上。多轻巧熟练啊!我们几位小伙伴看呆了,就找来一段绳子,缚一块砖头,也要试试看。开始时,不是绳子甩出去太短,砖头上不来,就是绳子太长,又不会收,眼看着砖头过了桥,就是接不上手。再三训练,小小年纪的我们终于成功了!我们曾经好几次帮助几位北边拉船过来的妇女顺利甩过纤板,受到她们的夸奖,我们不知有多高兴。
  热天的晚上,这木桥成了乡邻们乘凉的好地方。吃完晚饭,暑气还没退尽,只见你拖着木凳,我掮着竹椅,都到木桥上乘凉聊天来了。丁家阿婆讲天上七仙女的传说,潘家阿婆讲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说的是娓娓动听,听的更是津津有味。有时候,蔡家伯伯拿把二胡,潘家公公抱个琵琶,丁家大哥配个笛子,三个人就开起了小小演奏会:有高亢紧凑的《龙虎斗》,有欢乐轻快的《紫竹调》,有优雅精彩的《梅花三六》。我那时听得入了迷,后来找机会吹吹拉拉,居然也学会了。  
  小伙伴的游戏想一出是一出。我们在街上打菱角,推铁箍,掼纸牌宝,滚玻璃弹子,我们还玩摸木头。摸木头这游戏,刺激又紧张。一人追,其余的人四散找木头,门呀,窗框呀,柱子呀,甚至有人猛冲到木桥上,只要摸着木头,追的人就只好再追别的人。一圈下来,大家都累得气喘吁吁。新的一轮又开始了,大家追哇,逃哇,突然,传来了新安“哇呀哇呀”的大叫,原来,他摸在了我家东南角壁檐的木柱上,手向下一拉,一根木刺折断,刺在了手心上。口子不深,但有寸把长,鲜血“滴嗒滴嗒”地往下掉。我们吓坏了,也不敢拔木刺,就扶着新安来到他家。他爸爸我们都叫他阿六伯伯,开着个小店。见儿子叫疼,他边说“别哭别哭”,边叫儿子摊开手心,拔出木刺,又用清水洗了洗,再涂上红药水,用白布一包就完事了。我乘机问:“阿六伯伯,我家东南角上的木柱子好像烧焦过,是怎么回事呀?”旁边的同伴也说“是呀是呀,这焦木头是……”阿六伯伯顿了顿,说道:“这块焦木头,是日本鬼子欠下的一笔血债哪!”接着,他就讲起了难忘的那一年。
  “那是1938年的12月15日,600多名日本鬼子兵分三路,从蟛蜞庙、陈家店、外三灶向我们南横港包抄过来,要消灭驻守在朱家大宅里的周大根游击队。好在周大根获得消息,就在15日上午率领部队离开横港,到汇角往西的芦苇荡里隐蔽,并叫我们百姓离开横港避避风头。从陈家店过来的日本鬼子,找不到游击队,就在丁家灶园里找到药店丁凤楼,在黄家房间内找到修车铺黄浦良,可怜这两位舍不得离开老家的老板,被日本鬼子拉出来连刺几刀刺死了。穷凶极恶的鬼子又用洒上汽油的稻柴,在镇上从北到南放了一把火,然后朝汇角方向追去。到傍晚,外出避险的乡亲们回来了,就连忙提水灭火。你家那块柱子,上半段被烧焦,就留在那里,你们要牢记日本强盗杀人放火的血债!”当时,我们只有六七岁,还没有上学,但对日本鬼子犯下的罪行,个个恨得咬牙切齿。我们又问:“那后来周大根的游击队怎么样了?”阿六伯伯悲情地说:“那就不要讲了吧!”我们焦急地说:“要讲!要讲!”阿六伯伯清了清嗓子,就讲述起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12月16日,天下着小雨。日军向汇角芦苇荡周大根部队包抄而来。周大根带领40多名战友隐蔽在芦苇丛中,随时准备战斗。到10点多,天放晴,有几位战士认为敌人已走,就出来活动。结果暴露了目标,敌人机枪步枪一起向他们打来。周大根马上命令战士们隐蔽战斗,瞄准敌人,一枪一个狠狠打。战斗坚持到下午4点,周大根想再坚持一下,等天黑就可以撤退。突然,敌人的机枪扫过来,几颗子弹击中了周大根。周大根英勇牺牲,高大的身躯压在受了重伤的戚大钧身上。就这样,周大根和27位战士壮烈献身,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芦苇荡。”我们捏着小拳头,听着听着,眼里噙满泪水,说不尽对先烈的悲伤和崇敬。 
  横港,还出了好几位革命者,有25岁就牺牲的赵天鹏,有为抗战而献身的郭毅,有一生为革命的秦凤楼等。
  现在,故乡离我而去。但小时候河、桥、街的故事,以及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到现在还经常出现在我的眼前。
相关图集
Copyright (C) 2014-2020 版权所有 上海隆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11714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