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0-1828
上海隆缔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尊性依本吐英华——董扬书法
2016-04-11 13:13:41   来源:ACPA陕大书协   评论:0 点击:

董扬,别署阿扬、越父,号太白布衣、布翁、六宜堂、七米山房,生於陕西咸阳,现移居西安,毕业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当代艺术创作(国画

  董扬,别署阿扬、越父,号太白布衣、布翁、六宜堂、七米山房,生於陕西咸阳,现移居西安,毕业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当代艺术创作(国画方向)研究生班。

      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荣宝斋画院郭石夫花鸟画工作室画家,《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上海名家艺术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篆刻委员会委员,终南印社理事,骊山印社社长,政府特殊贡献专家,咸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篆刻委员会主任。   

      著有《中国篆刻百家·董扬卷》《阿扬书画篆刻作品集》《董扬书法篆刻》《中国艺术家·董扬花鸟画专辑》《石上心境·董扬篆刻作品集》《董扬花鸟画作品集》《存亡之道·董扬篆刻孙子兵法作品集》《董扬花鸟画集》《五柳先生传》《不易之易·董扬 金正志易经篆刻作品集》 《不易之易·董扬 金正志易经书法作品集》《董扬写意花鸟小品集》,主编《陕西篆刻名家作品集》等。

吐英

                       ——董扬书法艺术审美指向臆测

     《董扬书法作品集》即将出版行世。这是继他先后完成多部中国绘画、篆刻艺术作品集之后的又一部书法力作,是其艺术才情、文化哲思与审美追求的另一种展示。作为道友为之致贺,为之叹赏!

     我与董扬先生交往已久,关系密丛,情感甚笃。这不仅仅因为我们同属道中之人,又共生秦地,习性相投,更为重要的是在自我认识与判断的标码上,他则属于一位传统意义上典型的书生型艺术家。诗书画印,诸类皆通,神思逸秀,独具其彩。赏读书作,深为其凝练的笔墨、纯正的气息、鲜活的诗意灵趣,以及蕴藏于自我内心的书法艺术文化认知与独立的审美价值追求所感染。尤其是溢荡于其作品中的那种源发于生命意识本真的诗思雅趣与浓郁的古典情怀,则集中折射出书法传统与文化道统对其自我性情与心灵的濡化、淘洗,以及人格精神的塑造与升华。是其心志、心仪与心秀的奏响与唱和。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中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艺术会通人心,更能超越职业、身份及一切心理屏障。董扬先生之所以能够畅游于书艺之海,并翘楚于当今书坛,实乃心理与道术之功使然。尊性依本,吐纳英华,以达“艺果载心”之效。

     性情乃中国文化与艺术哲学之本,是人之为人,人之为艺的精神之源。孔子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而所谓“为己”则是反向的“求诸己”,是以对自我“内心”的观照、滋育、涤荡与掘发,进而通过艺术书写的特质、律动与意韵的涵化,已实现其心灵的自由与超越的过程。因之,刘勰《文心雕龙》便有着“吐纳英华,莫非性情”,“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之说,在其内涵上则与古之所谓“性之所出”,“神于好”,“天机独到,取成于心”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内核。董扬先生的书法艺术及其审美追求的文化生发正好抓住了这一特质,并以此为基点来建构并预设着自己艺术语言风貌和精神指向的。董扬生于咸阳,长于秦地,秦人性情的旷达豪放,以及大秦风范与汉唐雄风的滋育,再加之其人生旅途的艰辛与不易,自然在其生命意识主体上铸就了一副坚毅、执着、果敢与不挠的本真特性,且又因文化人的气质、意趣,以及诗书画印,全面修为的终极关怀,必然迫使他在经典书家、经典作品的文本范式选取切入上,须得以契合自我心性特质与精神追求为根本而做出理性的选择与判断。于是,吴昌硕、齐白石,以及石鼓、峄山、二爨,天发神谶,直至清人伊秉绶、赵之谦等大家名碑都成为其理想的取法之源,且因性情之使然而得以转换与生发。因之,尊从内心,以性抉判,进而以其生命意识的深度把握与掘发推进,则是构成董扬先生整个书法艺术审美建构的显在特质。

     然而,艺术是有根性的。中国文化的合模要求,以及书法艺术的本体规定性与审美指向的独特性,必然规定和应迫着人们必须坚守汉字书写的规范,维护汉字的尊严与生命性灵,尊经典,精技法,在“以技入道”的传承理路上,以诗意书写与古意寻绎为中枢,求神韵、彰个性、塑品格,以臻于艺术文化之大境。这其中:首先是一个磨砺过程,是一种精神意志的恒持和积累;其次强调的是一个“养”字。养是一个“化古”的过程,是以人的知识修养、文化视域与品味格调对“古意”的揣度与精神还原,而以达增其气、懿其德、提其品之效用。书法的笔墨技巧,格调层次,精神意趣全赖于养,非独立的思想判断与内力驱使而不能为之。董扬先生的艺术磨砺过程是坚实的,是在当地先贤张邯先生的悉心指导与刀笔把持下,经过几十年的“童子功”积淀而一路走来,有着坚实的笔墨技巧历练基础。然而,书法艺术之魅力决定了不能简单以时间的长短作出价值高低判断,而关键在于精神颐养的潜在驱动。董扬先生在其书法格调、意趣营造与精神演化中,则更显出其功力之深厚、视域之宽博、以及颐养宏富的内在驱动性,且以“古意”的探赜与悠远健怡的书卷之气,而摆脱法度与结体的拘囿,向着开启心灵、自由性情的层界挺进。这一驱动与挺进得益于读书,得益于修文,得益于走出书斋遍访名家大师的悉心领教,更得益于往复于高校画院的专业研修与提升,并在心领神会、意存高远的精神高处得以发酵与催生。因而,在其笔下无论是石鼓的苍雄沉厚,还是小篆的规整秩然;无论是二爨一路的稚拙凝练,还是甲骨楚篆的天然灵动,甚或是吴昌硕一路内力饱满、生涩恣肆的行草书,其用笔之沉稳,结体之精到,书写之规范,以及气息之老辣,尤其是以篆书笔法融入书写之中,使其整个作品在精神气向上呈现出鲜明的金石之味,都在无言地诉说着他对书法本体规定与精神向度的接续与守成,吐露出的则是其不善机巧、远离尘嚣,潜心体道,以诗化育的胸次与英华。

     这种胸次与英华的吐露,在其艺术表现上可集约为三:其一,独立的审美判断意识。其书写风貌与精神指向完全是以自我心性的独立选择与精神淘洗为主线,在依乎心、尊乎本、发乎情、达乎意的价值链上,以实现属于自我的文化认知与笔墨诉求的独自状态,且与当下书坛盲目跟风,因袭抄写,丢失自我的时弊拉开了距离,保持了一份特有的自在与独立。其二,本性书写的坚守。他们的书法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写者,泄也。是书家内在情感与性灵本真在艺术内力作用下的自然宣泄与流淌,体现出的是自我生命意识的当下状态。从董扬先生书法作品的笔意化转、墨色过渡、以及书写节律的递进调整中,则完全可以感悟出其本性书写的真力,弥漫着一种鲜活而有呼吸的生命脉动。其三,典雅淡静的意蕴追寻。“典雅者,熔式诰经,方轨儒门者也”。这种韵致源自于对经典价值地开掘与个人敏锐的艺术感悟,是知识修养的外溢,更是一种诗意与诗心的恒持与人格境界的超迈。其自在价值,于当下物欲横流,诗意失落,精神的价值到了任人欺凌的现实语境中,则显得尤为弥足与珍

贵。

     古风习习,经典浩浩,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董扬先生今日之状态也许正是明日的开始。倘若能以此为原点,继续以饱满之情与坚毅之力在体味经典、提升修为、诗意入书,以韵化育中不断攀援,其书法艺术之作将会步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感慨之余,匆匆写下以上文字,以期共勉,亦就正于诸位方家。

     是为序。

 

                                                   刘思凯

                                      二〇一五年四月十三日夜于钧思堂灯下

相关热词搜索:董扬 英华 书法

上一篇:文字之福——張煒羽刻印新作
下一篇:艺术导读专场之五——一部中国书法史,半部在湖州

收藏   分享到:
佳作展播
  • 李白《渡荆门送别》
    胡雨慰 李白《渡荆门送别》
  • 终南山
    郑诗源 终南山
  • 古诗一首
    胡恒升 古诗一首
  • 山居秋瞑
    杨景森 山居秋瞑
  • 观云老树边
    施哲楷 观云老树边
  • 春夜喜雨
    顾浩一 春夜喜雨
  • 乐游原
    林璐辉 乐游原
  • 王维诗山居秋暝
    纪智宇 王维诗山居秋暝
  • 杜甫.春夜喜雨
    胡滔 杜甫.春夜喜雨
  • 题破山寺后禅院
    陶亦成 题破山寺后禅院
Copyright (C) 2014-2020 版权所有 上海隆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11714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