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0-1828
上海隆缔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书印参同•当代印人篆刻篆书精品展 邹涛
2016-05-09 09:59:31   来源:中国篆刻网   评论:0 点击:

學術支持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專業委員會中國書法家協會篆書專業委員會主 办中国篆刻网(www zgzkw com)策 

 

學術支持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

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專業委員會

中國書法家協會篆書專業委員會

 

主 办

中国篆刻网(www.zgzkw.com)

 

策 展

李平

 

作者審定委員會

(以年齡為序)

李剛田 趙 熊 崔志強 徐正濂 駱芃芃

劉彥湖 朱培爾 陳大中 許雄志 高慶春

 

作品評審委員會

(初評,以年齡為序)

魏 傑 劉洪洋 張煒羽 柳曉康

谷松章 程遲生 鞠稚儒 李 平

 

鄒濤
 
 
 

 

 

 

鄒濤

一九六二年生於寧夏,浙江衢州人,現居日本。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特聘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國書法》雜誌編委,全日本華人印社社長。

作品曾獲第三届全國中青年書法家篆刻家作品展優秀作品獎、第二届西泠印社全國篆刻作品評展優秀獎等。著有《趙之謙年譜》《中國書法全集•趙之謙卷》《篆刻津梁》《鄒濤金石書畫集》《鄒濤篆刻選》等。主編《吳昌碩全集》。

 

— 作品欣賞 —

 

《蘭亭序》節選 35.5cm×171cm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書印參同•­­當代印人篆刻篆書作品展

— 前 言 —

 

篆刻作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門傳統藝術,歷經千年發展衍變,以其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受到古今文人雅士的喜愛。明清以降,文人介入篆刻,為篆刻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別是鄧石如提出“印從書出,書從印入”的主張之後,在這個理論支撐下,篆刻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不斷豐富起來,形成了以不同篆書體系為支撐的諸多印學流派,篆刻面貌為之煥然一新,並矗立起篆刻藝術的又一座高峰。

時至今日,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印學資源的不斷豐富,人們的視野不斷開闊,篆刻的文字取法也隨之多元化,篆刻藝術呈現出空前的繁榮狀態。但萬變不離其宗,篆刻以表現篆書字法美的根本形式沒有改變,對作者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書法功底的要求也沒有改變。然而在篆刻的創作實踐過程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有些作者只注重刀上功夫而忽略書法基礎的現象,使作品呈現出工藝化傾向的趨勢,與藝術的最終方向背道而馳,漸行漸遠。

有鑒於此,我們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專業委員會、中國書法家協會篆書專業委員會的學術支持下,以中國篆刻網為展示平臺,開展了以“書印參同——當代印人篆刻篆書精品展”為主題的活動,旨在通過同一作者篆刻和篆書水準的相互參照,引起篆刻家對書法藝術特別是篆書修養的重視。為了保證活動的權威性和代表性,我們邀請了五十九位在當代印壇具有代表意義的篆刻家作為本次展覽的主要作者,同時以徵稿的方式遴選了三十七位作者參與其中,全面展示當代篆刻家在篆刻、篆書方面的藝術造詣。

從徵集到的作品來看,本次展覽具有藝術風格涵蓋面廣、參展作者代表性強的特點。藝術家們恪守傳統而不失自我,個性在作品中得以充分展現,足以反映當代篆刻的整體風貌。同一作者的參展作品中,篆刻和篆書風格高度統一,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篆刻作品既體現刀石之趣,又有篆書結構之美;篆書作品體現筆墨功夫的同時,又充滿金石之氣,透露出作者深厚的傳統功力和創新能力,體現出當代印人的文化自信。

我們舉辦本次活動的目的,一是通過展覽,使當代印人認識書印兼修的重要性,對書印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深層次的思索;二是通過展覽,發現和挖掘有價值的篆刻人才和作品,利用現有資源加以推廣,忠實地記錄當代篆刻發展現狀,留下我們這個時代篆刻作者的詳實資料;三是希望借助這次活動,推動篆刻藝術向專業化邁進,為篆刻藝術的傳承與發揚做出貢獻。

本次展覽,感謝李剛田、趙熊、崔志強、徐正濂、駱芃芃、劉彥湖、朱培爾、陳大中、許雄志、高慶春等著名篆刻家的大力支持,出任活動審定委員會成員,使活動更加權威和專業;感謝魏傑、劉洪洋、張煒羽、柳曉康、谷松章、程遲生、鞠稚儒、李平等中青年篆刻家擔任活動初評評委,他們熟悉當代基層篆刻家的動態,從而使本次活動更加貼近生活;感謝中國書法網、中國書法家網等兄弟網站,以及《書法報》《書法導報》等專業媒體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和推廣宣傳,擴大了本次活動的影響。

此次以篆刻篆書相互參照的方式進行的展覽,權且作為一次有益嘗試,希望這些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國篆字,通過我們這一代印人的努力,煥發出新的生機和魅力,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貢獻力量;也希望通過本次活動,給當代印人帶來一些深層次的思考,從而開啟篆刻藝術向更高層次邁進的新的發展契機。

 

中國篆刻網  

二〇一六年一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朱晓东书画展亮相华盛顿:呈现“阅读黑白空间”
下一篇:书印参同•当代印人篆刻篆书精品展››››››魏杰

收藏   分享到:
佳作展播
  • 李白《渡荆门送别》
    胡雨慰 李白《渡荆门送别》
  • 终南山
    郑诗源 终南山
  • 古诗一首
    胡恒升 古诗一首
  • 山居秋瞑
    杨景森 山居秋瞑
  • 观云老树边
    施哲楷 观云老树边
  • 春夜喜雨
    顾浩一 春夜喜雨
  • 乐游原
    林璐辉 乐游原
  • 王维诗山居秋暝
    纪智宇 王维诗山居秋暝
  • 杜甫.春夜喜雨
    胡滔 杜甫.春夜喜雨
  • 题破山寺后禅院
    陶亦成 题破山寺后禅院
Copyright (C) 2014-2020 版权所有 上海隆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11714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