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0-1828
上海隆缔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名师严师出高徒·连载】深广知而求益 勤精进耀丹青--沈舜安叠彩艺术生涯(上)
2015-08-13 09:54:42   来源:晒墨宝微信公众平台   评论:0 点击:

沈舜安,字舜庵,号千石,别署千石居士,斋名为自娱阁、雀篁园、今风堂、千石精舍,浙江镇海人。生于翰墨世家,转益多师,受教多多。潜

  沈舜安,字舜庵,号千石,别署千石居士,斋名为自娱阁、雀篁园、今风堂、千石精舍,浙江镇海人。生于翰墨世家,转益多师,受教多多。潜心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画论、画史和篆刻艺术。书画鉴定特请益于谢稚柳、唐云诸大师,数十年的研究鉴赏并好收藏。潜心研究张大千艺术和鉴定。现为张大千纪念馆顾问、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大千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四川西蜀张大千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宁波同乡书画院副秘书长。

 

 

  沈舜安是一位中青年山水画家,人很聪明好学。举凡山水、花鸟、人物都画得相当不错。而今,在国画这个圈子里,也已渐露头角,因而所画作品,自然而然渐为世人所关注。

 

翰墨世家 幼承庭训

 

  在上海出生的沈舜安自小受家庭影响,可谓幼承庭训,因其父亲沈梅芳是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早在1954年,沈梅芳24岁时创作作品的《丰收》就在上海市美术作品展上荣获一等奖。沈老先生对中国画颇有研究,既长于版画、漫画,也擅于剪纸,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许多报刊上经常可看到沈梅芳发表的精美作 品。

 

  笔者曾常常和沈梅芳先生在五、六十年代时一起画画搞创作,因为大家都是报社的美术通讯员,有过较长时期的接触与协作,彼此可说是交谊很深,故对于他儿子学画情形,也比较的了解。舜安从小于家学渊源外,复又转益多师,且常随侍左右,耳濡目染,对于中国画的传统技法,有了深刻的体会,随之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其实中国的文学艺术,向来是很讲究传承有绪的。比如作文做诗,即有所谓文有“文法”,诗有“诗法”,其甚者,还有追求“字字有来历”之类;绘画则讲传统技艺,恪守“六法”,惨淡经营,于一笔一墨中无不注重于渊源有自。

 

  所有这些,在今日看来难免略嫌陈旧,太过老套了,但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的水墨设色画之所以叫“中国画”,是与华夏民族休养生息的水土风物密不可分的,当然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倘若背离了这些,就会成为另一种东西。近时,一些所谓创新的国画作品,若单从技法等方面来讲,或许也还算不差,然看起来总给人感觉有些味不醇厚,甚或感觉是“混血儿”的作品,究其原因,即在于此。

 


韩天衡美术馆写照(尺寸180x98cm)

 


叠彩印象(尺寸250xx200cm)

 


东方雄姿(尺寸250x500cm)

 


风生荷气(尺寸45x48cm)

 


高耸入云(尺寸136x68cm)

 

匠心独运 悉心深研

 

  要真正成为一个艺术家,首先要有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方向,且须意旨明确坚定,不随波逐流。我国卓有成就的前辈大画家,无论是西画家还是书画家,研究他们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成就,便足以启迪后辈学子。师从王劼音的沈舜安,曾说过老师从画面形式上给予他极大启迪——中国画的创新就是认识前辈如何借自然之力创造形式本身,画面的整体视觉冲击力加上大块面的强烈色彩,就会产生入视入心入境的整体感觉。

 

  近日,舜安君携其画作造访寒舍,看画交淡甚乐。知其在绘画上,不存门户之见,主张兼收并含各家之长。他曾对唐、宋、元、明、清的各家名迹,悉心深研,反复临习,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每每作为日课。

 

  观其画,觉得很注重理法,画面构图严谨,于运笔运墨煞费苦心而匠心独运,又能“平中求奇,奇而能变”,且情趣高华,意境深邃,很是耐人寻味。他的画,举其大者,重峦叠嶂、林木簇簇,山色空濛;流泉环还曲折,云烟冉冉绕绕;远望以取其势,近观则取其质,气韵至为生动。

 

  古人论山水有似谓四时不同者:“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粧,冬山惨淡而如睡。”而沈舜安则能用笔用墨间得明晦隐现之迹象,甚是难能可贵。其它如斗方册页,笔法遒劲,疏简而意致深远,观后殊为耐人嚼味。

 


春雲流翠(尺寸136x68cm)

 


跨越(尺寸215x125cm)

 


两岸钟声响明镜(尺寸250x145cm)

 


木落识秋(尺寸34x34cm)

 


曲沼英蓉(尺寸136x34cm)

 


泉涌滚滚春意浓( 尺寸180x98cm)

相关热词搜索:叠彩 求益 艺术生涯

上一篇:【名师严师出高徒·连载】标奇聘秘,大巧若拙--丁吉甫
下一篇:【名师严师出高徒·连载】深广知而求益 勤精进耀丹青--沈舜安叠彩艺术生涯(下)

收藏   分享到:
佳作展播
  • 李白《渡荆门送别》
    胡雨慰 李白《渡荆门送别》
  • 终南山
    郑诗源 终南山
  • 古诗一首
    胡恒升 古诗一首
  • 山居秋瞑
    杨景森 山居秋瞑
  • 观云老树边
    施哲楷 观云老树边
  • 春夜喜雨
    顾浩一 春夜喜雨
  • 乐游原
    林璐辉 乐游原
  • 王维诗山居秋暝
    纪智宇 王维诗山居秋暝
  • 杜甫.春夜喜雨
    胡滔 杜甫.春夜喜雨
  • 题破山寺后禅院
    陶亦成 题破山寺后禅院
Copyright (C) 2014-2020 版权所有 上海隆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11714号-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