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严师出高徒·连载】激情的自由绽放--徐庆华
2015-05-20 09:39:49 来源:晒墨宝微信平台 评论:0 点击:
己丑初夏,徐庆华打电话来告知,刚接到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录取通知书,正好学校放暑假,准备去景德镇当几天陶工,放松一下为备考而疲惫的身心。祝贺之余,不由得想起了他曾给我看过的一组照片:一头利索的短发,油亮的光膀子,脸上、手上、身上交织着汗珠、陶土和油彩的徐庆华,手握毛笔在素坯上画着、写着,那专注的神情活脱脱是一个陶工。其中一张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站在窑口边,向窑内张望着,火焰将他的脸庞照得火红,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记得那天他对我说,不知道我的作品在“窑变”中,是否会出来预想的效果,那一刻是在等待上帝之手的批复,这过程漫长、复杂而奇妙。
徐庆华的篆刻和书法艺术成就和地位,在当代同龄人中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他是一个“很不安分”的艺术家,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血管里时刻涌动着为艺术而绽放的激情。在他的身上有着浓郁的传统韵味,又不乏当代青年的时尚气息。在艺术上,他对篆刻或书法历史上的某家或某个流派之风格、特征,都烂熟于心,临摹几可乱真,意临能得神韵。特别是他在中国美术学院四年学习,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的梳理,为他今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约四五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庆华开始接触陶瓷,并尝试在瓷器上创作书法、及抽象绘画作品,当看到自己创作的第一批作品,烧制好从窑内取出时,他高兴得像孩子一样雀跃,从此他喜欢上了这一创作形式,至今己有一千余件作品问世。
由于瓷器大多是三维圆柱体,立体的弧面给创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为在创作时,不仅要考虑到一个面,同时还要想到其它相联的几个面,甚至是整体的效果,决不可顾此失彼。虽然刚上手时,有几个效果不太理想,善于思考和总结的徐庆华,在老陶瓷师傅的指点下,很快掌握了窍门,并逐步发挥出特长,他从内心喜欢这种全新的体验和挑战。
徐庆华的陶瓷创作,可分传统书法、现代书法和抽象绘画。一根同样的线条,由于处在了一个完全不同质感的媒介上,于是,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之中。当毛笔在立体的瓷体上忘我游,于是,线条在足够的空间里狂舞、飞动,他不再拘泥于具体的点画和结构、章法和墨色,或强化,或变形,或夸张……这是对传统笔墨精神深刻理解的再次升华。宣泄的性情化作灵动线条,或方圆、或刚柔、或强弱、或粗细、或枯润,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激动、是亢奋,更是语言难以表达的快感。每当回味这种难忘的状态时,他戏谑为“人来疯”。
在徐庆华工作室里,我曾拜读过他的写意水墨作品,亦拜读过他的抽象油画作品。我很惊讶,这些颇具专业水准的绘画作品,他却很少向人展示。记得那天他对我说,绘画和其它学问一样,也是一种自觉的自身修养。因此,当我看到他的陶瓷绘画创作时,依然被他的才情所折服。相对陶瓷书法而言,他的陶瓷抽象画更让人有想象的回旋空间。那粗犷跳跃的笔触,使颜色釉的流动和窑变成为恰到好处的互补,这画面偶发的动感和神来的灵性,在器皿上产生奇特的肌理效果。这斑斓而明快的色彩,夸张奇幻的节律,洋溢着大千世界,万物造化的美感,表达的是一种“似与不似”的美妙境界。这一件件作品,从骨子里透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思想。
厚实的传统是创新基础,多元的艺术信息是时尚的基因,徐庆华深谙此道。他坦言,我喜欢不断地尝试新的东西,如在金笺宣、宣纸、瓷器、石砖,包括绢、布、竹、木、金属等等。其实,只要有利于创作,我的激情可以自由绽放,也就没有什么媒介可分了。
我想,这也就是徐庆华有别于他人的聪明之处吧。

评论排行
- ·%E6%B2%81%E5%9B%AD%E6%98%A5%E9%9B%AA(741)
- ·迎猪年(625)
- ·%E4%B8%B4%E9%A2%9C%E7%9...(592)
- ·乙亥新春 福满疁城(471)
- ·%E7%A5%9D%E5%A4%A7%E5%A...(408)
- ·%E7%A5%9D%E5%85%A8%E4%B...(407)
- ·新年快乐(406)
- ·新年贺卡(381)
- ·新年快乐(362)
- ·春节好(337)
- ·新年贺卡(321)
- ·新年贺卡(319)
- ·新年快乐(305)
- ·贺新年(305)
- ·朱熹《朱子全书》节选(295)
- ·happy new year(292)
- ·%E6%AF%9B%E6%B3%BD%E4%B...(289)
- ·%E6%9D%8E%E7%99%BD%E6%9...(286)
- ·咏南翔新春(281)
- ·%E5%8F%A4%E8%AF%97%E4%BA%94%E9%A6%9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