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0-1828
上海隆缔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创智文化 传承文明

【名师严师出高徒·连载】刀客凌云--杨凌云
2015-07-07 13:24:05   来源:晒墨宝微信平台   评论:0 点击:

  杨凌云,1974年生,上海嘉定人。2010年师从韩天衡。现为上海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普陀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凌云者,杨君也,他是一个
  杨凌云,1974年生,上海嘉定人。2010年师从韩天衡。现为上海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普陀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凌云者,杨君也,他是一个文静和善的刀客。他可拿的不是古代武林侠客的鬼头刀,而是一把细如笔杆,比手掌略高,能在竹、木、石上刻字雕画的小刻刀。而当初选择这把刻刀作为自己艺术人生的奋斗目标,却是一个偶然。

  凌云出生于上海南翔,这里的小桥流水不仅孕育出了名震上海滩、香气四溢的南翔小笼,还是已有400多年历史,嘉定派竹刻创始人朱鹤的故乡,他首创以深刻为基本手法的浮雕和圆雕的竹刻艺术作品,堪称精绝,遐迩闻名,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和珍爱。承传着竹刻技艺的名气,至今这里仍有许多从事竹刻艺术的高手名师。小时候,颇有艺术天赋的凌云常去街上竹刻店玩耍,时间久了也能分辨出所刻的人物、山水、草虫、禽鸟等作品的雅俗,也懂得刀法的好坏来。中学毕业后,原本考美术专业的他却收到一张机械制造专业的录取通知,碍于父母的压力,他读完书顺利地参加工作。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工厂转制工人纷纷下岗,在别人的一片怨恨声中,凌云却从中看到了新的生机,要学心仪已久的竹刻,用刻刀刻出自己新的人生。

 

 

  因为凌云对竹刻素来留心,相识了不少竹刻好手,有时也随他们去山野竹林挖可供雕刻的竹子原材,知晓竹子的特性,以及如何开料、切片等制作工序。在交往中他常有意识地了解各种刀法技巧,第一块竹刻作品就是无师自通而完成的。当这块处女作得到同行的肯定后,他明白了这技术含量并不高深的竹刻,导致“教会徒弟饿煞师傅”的原由,不是刀法,而是师傅自身对传统书画艺术了解熟悉的程度和创作思想的高低,如果是一个为刻竹而刻竹的师傅,是很容易被“饿煞”的。于是,他立志要做一个不被“饿煞”的师傅,开始系统地学习和钻研传统书画艺术,常去嘉定博物馆研究历代竹刻藏品,并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向名家讨教技艺,用心体会各种技法的妙处,技艺日长。一个偶然的机遇,他与韩回之相识,时常在古欢斋交流切错技艺,更庆幸的是又拜识了韩天衡老师,成了他的入室弟子。聪明好学的凌云如鱼得水,不时地将刻好的作品向韩老师请教,在老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点化中,眼界大开,受益匪浅,用功尤勤。大约三年前,我在古欢斋与凌云相识,也看到了不少由韩老师书画、凌云刻的竹玩或紫檀件,娴熟的刀法显现出了韩老师书画特有的神韵,令人爱不释手。

  传统的江南竹刻流派,多以留青浅刻为主要技艺特征。所谓留青是竹刻家以刀代笔,在竹材表层薄薄的青筠之上雕刻图像,利用所留青筠的厚薄及竹青、竹肌的色泽对比,巧妙地表现中国书画的笔墨意趣,格调素雅高洁。而凌云则喜阴刻,因为由于竹子的特性,留青会随着时间的流失与底色浑然成一色。而阴刻的文字和图案与竹面的肌理骨肉,有深浅凹凸起伏,因层次丰富,更加耐看。

 

 

  十多年来,大量的实践,使凌云明白了传统竹刻中强调 “以刀代笔,以书法刻竹”深刻的精神内涵,他在继承嘉定派竹刻技艺的同时,还善于从牙雕、玉雕、木雕、篆刻、雕砚等工艺中汲取不同的雕刻手法,灵活运用于创作中,多样的手法使他能游刃有余地幻化出各具风采的山水人物、或花鸟鱼虫。他尤以刻书法擅长,真、行、草、隶、篆,皆能自如地再现原书的笔情墨趣。他告诉我,韩老师的书法风格奇崛雄逸、恣肆跌宕,每次拿到书稿,他都要反复临习,悉心体会每个字的结构,章法布局,线条的方圆、粗细、转折趋势,各种细微的变化都要成竹于心。最难的是要用刻刀表现出枯笔飞白,丝丝缕缕的神采,这既不能粗,也不能细,粗则臃肿呆滞,细则柔弱乏力。在运刀时,用力轻重相兼,通过提按滞涩的细微变化,准、狠、稳地表现出线条的刀感,恰到好处地刻画出书作中的金石气息。“承蒙韩老师的提携,每一次合作都是对我的一次挑战,一次磨练,一次学习,一次升华,我十分珍惜这样的机遇。能得到老师的首肯,是我最大的褒奖。”凌云如是说。

  对于雕艺凌云认为,一个出色的高手,既要善于在不同的材质上表现出作者书画艺术风格,也要表达出自己质朴大气的风格追求,做一个真正“饿不煞”的高手。目标、理想、功力、毅力、学识、才华等诸多因素的融合,是艺术成功的必备条件,这在年轻的刀客凌云身上已日趋显现,他正在耐心地打磨着那把心爱的小刻刀,稍加时日一定能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相关热词搜索:严师 高徒 名师

上一篇:【名师严师出高徒·连载】写意留云谷--吴丹鹰
下一篇:【名师严师出高徒·连载】楚刀亮青峰--叶青峰

收藏   分享到:
佳作展播
  • 李白《渡荆门送别》
    胡雨慰 李白《渡荆门送别》
  • 终南山
    郑诗源 终南山
  • 古诗一首
    胡恒升 古诗一首
  • 山居秋瞑
    杨景森 山居秋瞑
  • 观云老树边
    施哲楷 观云老树边
  • 春夜喜雨
    顾浩一 春夜喜雨
  • 乐游原
    林璐辉 乐游原
  • 王维诗山居秋暝
    纪智宇 王维诗山居秋暝
  • 杜甫.春夜喜雨
    胡滔 杜甫.春夜喜雨
  • 题破山寺后禅院
    陶亦成 题破山寺后禅院
Copyright (C) 2014-2020 版权所有 上海隆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11714号-4

回到顶部